很多企业家会问我:究竟怎么转型和升级,才 能吸引到投资公司的注意?提出这一问题的大 多是传统型企业。从我在IDG过往的投资经验 来看,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转型和升级对于 传统型企业来说,其实是最容易解决的问题。
转型目标,传统企业最明确!
我们现在谈产业结构调整或升级换代,无非落 实到三种路径:一是偏技术创新的,二是业务 模式型的,三是产品升级型的。偏技术创新的 转型或升级,就是用技术的创新,来牵引产业 发展,比如英特尔公司,用技术创新让你每年 想换新电脑。从最高端的科技领域来说,在航 天、潜艇、航空母舰上,我们都有自己的研发 科技能力,并且能够引导一些产业发展;但从 商业领域来说,依靠一个纯粹的技术引领产业 发展,我们一直做得不太好。我们扮演的角色 基本都是跟随者,而且这种趋势,仍将持续很 长一段时期。
业务模式型的转型或升级,它主要以一种创新 的商业模式来使用户有一种更好更新的体验, 现在大部分的互联网公司属于这一类。比如大 家在电商上买东西更方便了,在携程上订酒店 更方便了,在百度上找信息更方便了,腾讯的 微信使大家联系更方便了。
尽管,我们在多个领域中,原创的技术和产品 比以前增多了,但从颠覆性角度来说,至今在 各行业中并没有出现耳目一新的变革。因此, 我认为在目前阶段既然是做跟随者,就把跟随 者的角色做好,争取不掉队,并且将借鉴和模 仿做到极致,就是成功。
至于产品升级,我认为,这是传统型企业在产 业调整或升级换代中最容易做到的事情。很多 人会认为,说得轻松做起来很难,其实你只要 细想一下,就会同意我的观点。
一家靠业务模式创新的互联网企业和一家传统 型制造企业相比,你认为谁的产业升级困难最 大?互联网企业假如没有与时俱进的新技术变 革,它的日子一定比传统型制造企业更难过, 而后者在产业调整或升级换代上,只是思维突 破的问题。
举一个例子,日本企业可以将针的毛刺做到最 低程度,中国企业要竞争,很简单,就学习日 本企业,也把毛刺降到最低,甚至超过日本 人,这个时候,中国企业就完成了升级换代。 传统型企业转型与升级的目标,远比纯靠技术 驱动的技术型企业更明确,就是找行业里最优 秀的企业,学习并超越它。这样的企业,不用 找风投,风投也会盯上你,因为做到行业质量 第一的企业,就有机会做到品牌第一、市场第 一。
快死的企业,何必救?
产业调整以及升级换代中,我们每次都会纠结 于这样的两难:既然有变革,就会有行业洗 牌,就会有企业死亡。为什么我们总是担忧企 业死亡,甚至要求不让企业死亡?
企业发展就如物种进化一样,也有优胜劣汰, 适者生存是大自然的规律。为什么不适应环 境、不适应变革的企业,就不能死?
我们总会悲天悯人,认为企业死亡会影响经济 环境,对业界造成不良情绪,这样的观点是错 误的,因为经济活动本身就有一定的残酷性。 现在很多领域的生产能力大大超过需求,如水 泥、玻璃、钢铁行业等。除医疗、公共事业之 外,很多领域中的粗放型企业都需要关停并 转,无法有效实现调整和升级的,就应该让它 自然淘汰。死一家,就可能活5家,如果救它, 最后的结局就是,大家都面临死亡。
一旦需求被刺激起来,企业优胜劣汰反而会加 速。为什么?假定,我们学香港、澳门把钱补 贴给消费者,就会刺激消费者进行购买,他们 知道谁家的产品好,谁家的产品不好,这样, 在买方市场上,就会自动剔除缺乏竞争力的企 业,而生产优质产品的企业就不会死。因此, 无论从大环境角度,还是消费者的选择角度, 企业生老病死是正常的事情,是符合市场规律 的行为。只有优胜劣汰,才能给整个行业提供 生存空间,使得粗放型经济最后走向精细化经 济。(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