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企业,拿什么来吸引投资方?
企业方——
黄兴:创新演出模式
梅帅元是《印象·刘三姐》的总策划,他创造了在山水之间演出的新模式,在初创阶段,找投资特别难,原因是别人不知道何谓“山水演出”,也不知道要呈现什么样的效果。
当时《印象·刘三姐》总投资是7000万元,那时,张艺谋拍一部大片的投资也不过3000万元,可想而知7000万元的融资难度之大。最初召开新闻发布会时,投资人来了十几个,有化工企业,有民营企业,也有小商小贩。这个项目历经5年时间,非常不容易,目前,《印象·刘三姐》接待的游客已超过1500万人次,去年票房收入3.5亿元,从2003年开演至今已有10年时间,前期7000万元的投资,已获得6倍以上的回报。
张晨:建立品牌
我比较同意文化企业建立品牌这个观点,我们一直在做品牌,开心麻花的品牌对应很简单,我们目前对应着喜剧演出,未来对应着喜剧娱乐,做企业的理念其实挺简单,前10年干一件事情,后10年还在干同一件事情,最好干成业内排名靠前的品牌。
投资方——
刘泽辉:市场为先 品牌为王
去年,有几部大片如《一九四二》、《王的盛宴》等,投资挺大,但投资回报不是特别理想,而《泰囧》因满足人们娱乐与放松的需求,以3000多万元的投资,获得超过12亿元的票房回报,所以,文化和经济、市场之间的结合挺重要。
另外,文化品牌的影响力特别重要,如一听说张艺谋,不管片子好不好,你可能都会去看,听说公司是华谊兄弟,你相信品质有保障,这种品牌影响力是其他行业很难比拟的。
融资第二问
文化企业是否有自己独特的商业模式?其商业模式之间又应该如何交叉与融合?
企业方——
黄兴:驻场演出
我们公司是做驻场演出,和开心麻花以及天创国际演艺有限公司针对的客户群不太一样,山水系列演出,我们一般选择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著名旅游景区上演,如《禅宗少年》、《少林寺》、《印象·刘三姐》、《泰山》等。虽然针对的群体不一样,但是在管理上,我们有很多交流,或许哪一天我们几个企业能走到一起。
张晨:全国巡演
开心麻花跟山水盛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天创两家企业是有区别的,就目前来说,开心麻花做的事情很简单——坚持在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和天津做大剧场演出,而且按照规划,很快就突破一年1000场的演出量,但我们不是驻场演出,而是巡演,从北京之后开始进行全国巡演。我们坚持做喜剧,争取在这个门类上排名靠前,也争取驻场演出,可以做一点广告。说到商业模式的交叉,我们现在正进入音乐剧门类,现在大家都在争做音乐剧,但目前来说,国产原创音乐剧驻场演出还没有成功的范例,驻场演出在我看来一直是演艺的终极目标,未来如果音乐剧产业化,就能达到商业模式的交叉与融合。
曹立民:跨界融合
天创国际演艺有限公司实际上也有交叉,也有融合。旅游演艺实际上概念比较大,这个商业模式是怎么丰富的,如果包括内容方面的合作,实际上驻场演出不应该简单理解为360天每天都上演。基于这样的考虑,2011年,在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将天坛演艺区进行了规划,除了舞台演出和其他传媒,包括商业、写字楼、金融服务等,实际上各个行业都在跨界融合,融合以后,才可能共融共生共发展。
投资方——
徐慧:一种商业模式可能会让消费群厌倦
作为投资人,我观察了文化企业多年,跟很多企业都有过交流,作为投资人,我有时担心一种商业模式的持续性有多长,担心其消费群会不会厌倦,逼着企业创新。
刘泽辉:演出业还未碰“天花板”
文化产业离我们越来越近,投资机会以及产生的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大,这是我们在过去最直观的感受。从国外发展历程来看,中国除了传统的文化传媒,如出版、影视相对成熟一些以外,演出、动漫等行业其实在中国属于迅速发展阶段,因此,从企业发展实力、资源配置以及市场发展空间和现状来看,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企业经营资源,就是人力资源,特别是创意产业非常缺人才,包括金融人才,因此,我觉得产业的发展,其实还没有到“天花板”,有新发展的空间,当然我并不排斥跨界融合和交叉,但我建议在现阶段,最好能把自身发展好,同时做好一些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