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文化管理体系模型”评论美国在阿富汗失败要点》
一、评论要点——P1
建立国家政治体制的错误——P
价值观———P5
宗教————P6
经济状况——P
民族特征——P7
教育水平——P
历史渊源——P
地理位置——P
风俗习惯——P8
二、模型简介(跨文化管理体系模型)——P8
近期发生的美国发起对阿富汗战争与国家改造的管治20年、经历4任总统管治、用了2.26万亿美元、死伤人数以20万人员计、恐怖组织存在从3个增加到20多个、舆论评价从起初正面到现在负面,结果以仓皇撤离告终的事实;如果把美国改造阿富汗看成是一次在一带一路中的并购行动的管治管理,这里(暂省略国际环境等要素)从“跨文化管理体系模型”的管理角度评论,得出行动失败是有以下因素错误缺失所导致:
一、评论要点
建立国家政治体制的错误
美国举措
按美国霸权标准在阿富汗建设小美国。由国家政治架构到军队建制、训练、装备等等都是美国式的。违背国家建立是在共同体意识和中央集权的基础上建立,想将阿富汗变成一个拥有美式民主体制和宪政政府的现代国家,却没有深入阿富汗老百姓当中,去了解他们需要什么。
在阿富汗实现美式民主,把本国模式移植到另一个主权国家在阿富汗实现美式民主,热衷于改变异民族异文明,打破传统部落忠诚纽带,建立听美国话的政治制度或政府。国家快速地建立美国式民主和人权观,却并不关心阿富汗人的想法
阿富汗状况
阿富汗这种内陆国家没有沿海,民族众多且分散,环境恶劣,意识形态是中世纪的宗教思想的神权统治基础的君主国制度
采用的制度是宗教治国,中世纪宗教、君主制、政教合一的政权,符合伊斯兰教《古兰经》教义的政教合一的政府,符合凡穆斯林不分氏族部落,皆为兄弟的传统。
政教合一是政权与教权合二为一的政治制度,国家元首和宗教领袖同为一人,政权和教权由一人执掌,国家法律以宗教教义为依据,宗教教义是处理一切民间事务的准则,民众受狂热和专一的宗教感情所支配。为抵制现代文明诱惑,民众一心侍奉宗教。
阿富汗是部落組合国家,並沒有很強的民族意识,建立现代民主国家与该国的地理环境和民族宗教本质背道而驰。各个民族一直强烈反对中央集权。阿富汗的政治统合,尤其是军事统合,一直是沿着种族和部族的脉络发展,它基本上处于一种封建结构中,起主导作用的权力代理人就是部落武装的领导人
阿富汗社会(主要经济基础是农牧业,基本政治生活方式是部落社会与伊斯兰信仰,山区传统阻隔封闭,部族主导)阿富汗人民(部落首领最大,真主阿拉最大,国家认同非常微弱)
国家意识形态的基础从传统的伊斯兰教转变为民族主义,社会结构基于亲属关系或宗教的分野。只有在涉及国家时,居住在国际公认的阿富汗边界内的各类人群才构成一个单一的“社会”。但是这个民族社会存在一个可以确认的种族分化模式。
保守的社会集团(部落酋长、宗教人士、大资产阶级等)。在长期内战形成了各地军阀割据的局面,难以建构真正的民族国家,传统伊斯兰政治与部落体制的结合。国家的意识形态是伊斯兰教,因此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
政教合一政体在伊斯兰的协商制是来自安拉的命令和先知教义示范,必须要遵守。虽然领导人有最终一票否决权,但是如果直接放弃协商,那可以让领导人丧失领导权。可协商的范围则是:没有明确的“古兰经”和“圣训”指令的生活和宗教事务,与之协商的成员可以是全体民众,也可以是部分相关专业人员。如果协商成员和领导人之间产生纠纷,原则是首先选择最接近“古兰经”“圣训”的看法,这种政体有很强的规则性,规则高于一切,而规则又源自于教义。最高精神领袖同时拥有法规的最高解释权。
这种政体里,所有一切的最终权利的拥有者是古兰经的“安拉”。任何人都只是暂时掌管者,大至国家权利,小至私人财产。也就是说任何人都只是代理人,并不是拥有者。所有的一切都要屈服于伊斯兰法规,领导人也不列外,任何人触犯了伊斯兰的法律,都要受到惩罚。法律建立在伊斯兰教法的基础上,每个地方都有伊斯兰教法庭。伊斯兰教法本源“先知言行默许录”即圣训的很多辑录者也是来自中亚。如果协商成员和领导人之间产生纠纷,原则是首先选择最接近“古兰经”“圣训”的看法,如果都差不多,则优先采取领导人的建议。
在阿富汗这个被部落、种族和地域分割得支离破碎的社会,伊斯兰教是能被大多数人接受的文化与历史遗产,也是不容易受到挑战的。政府十分重视宗教的教育和文化发展。私塾、宗教学校和经学院遍及所有城市。
评论
美国势力在阿富汗建立现代民选民主国家的努力与该国的地理环境和民族宗教本质背道而驰。新建立的政治体制要适合本国历史、文化传统、民众觉悟、国情现状,不应该出现政府与国家对立,人民与政府对立的情形,“民选”的阿富汗政府难逃覆亡。
殖民地宗主国式样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的错误,军事目标过于绝对和难以实现,政治目标过于抽象和难以捉摸,美国势力完全无视阿富汗文化和传统,试图将西方价值观和所谓“民主”强加给阿富汗。事实证明,任何这类“社会政治实验”从未取得成功,只会导致国家的毁灭,政治和社会制度的退化。
外部势力没有考虑或逃避深层次的问题,如:政治、文化、经济、法律、宗教等内部治理环境
美欧人特别是美国人,思维既缺乏全局、长远的综合方式甚至意识,行为又实际上是由不能拿上桌面的私利所驱动,焉得不败。自私自利与唯我独尊”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符合人间正道,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与诉求,就会得到绝大多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就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西方白人基督教徒都有“传教”精神,前期,只是一种简单的个体传教,而如今渐变为国家级式夹带军队,政治,经济一体化性质的“新型传教”精神。
忽视种族文明多样性,暴力推翻异制度消灭异种族泯灭异文明。搞经济殖民和思想殖民。美国式民主不能强加于人。
各民族是受着它们自己的传统支配的,凡是与这种传统不合的模式,都不过是一件借来的外套,一种暂时的伪装。所谓“民选政权”,在阿富汗实际上就是一个缺乏民意支持基础的政治孤岛。
美国千算万算,就是没有算到他们所强行推动的“民主进程”,根本就无法在阿富汗落地生根,因为美国价值观与当地传统观念与信仰格格不入。持续近20年的阿富汗战争,留下了一个动荡、分裂、贫困的阿富汗,以所谓现代化来改造伊斯兰文化,改变异民族异文明,
这是美国式价值观的傲慢,当美国人把阿富汗问题定义为野蛮与文明之间的问题时,就注定了结局,因为野蛮是动物的另外一种含蓄说法。
企图将阿富汗变成一个拥有民主体制和宪政政府的现代国家,这都造成了众多的灾难和麻烦。阿富汗怎么能接受美国的所谓“普世价值”与政体呢?
美国的目标之一是在阿富汗实现美式民主。但这个目标本身就很荒唐,在阿富汗这个纷杂的部落社会根本就水土不服,所以指挥官和政治领导人在赢得国民的效忠方面表现得非常糟糕。
改变社会结构的剧烈改革是要大量的流血的,只要外部干涉,大多数地区的人民都是有反抗情绪的,非正义的战争最终都是失败告终,哪怕他是上帝的亲儿子
这也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三才定律。
国际事务应以《联合国宪章》的核心目标和宗旨为基础,以国际多边方式为基础,真正从政策和实践上尊重主权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独立。
正如法国政治家马克龙指出“民主不能从外部或通过武力强加”
从“主”与“真主”我们可以悟出,虽然一字之差却是天渊之别
价值观——
美国所标榜的民主和自由的价值观,发动的所有侵略战争,都给那里的国家带去了贫穷和动荡,给那里的人民带去了死亡和流离失所。所谓美式价值观是,“美国人保证多多,一堆高谈阔论,在现实中却显得多么空洞。”
美国价值观在阿富汗水土不服,所谓“民选政府”又无法给民生带来多大的改观,评判是否民主的标准,关键的一条是是否符合人民的期待、需要和要求。
俄罗斯总统 普京指出:西方必须停止从外部强加别国价值观的不负责任政策,停止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他国身上,停止在他国“建设民主”,而不考虑别国的历史、民族或宗教特征,完全无视其他国家的生活传统。
说到美国价值观傲慢、美国不适应当地情况,这里有个例子:在撤军时,美军在容量10万人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一夜之间悄悄秘密撤离,不与阿富汗政府沟通,连在基地法国军队也不通知,直到第二天才知道。
宗教——
阿富汗是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一神教,比起多神教要严厉得多,只认一个神,别人的神都不算神。在一神教中,伊斯兰教也是最严厉的,比基督教更严厉。伊斯兰教徒认为相信别的神的人都是“不干净的”,必须让他们从这个世界消失,以免他们“污染”伊斯兰的纯净世界。
他们宣讲末日审判和死后复活的观念,警告多神教徒如不归顺真主,将在末日审判时遭到惩罚,堕入火狱,归顺真主者将在后世得到奖赏,进入天园。“道德劝诫惩罚部”,雇佣宗教警察监督人们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阿富汗的法律建立在伊斯兰教法的基础上。每个地方都有伊斯兰教法庭。信仰和实践伊斯兰教仍是穆斯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伊斯兰教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政府设有欧莱玛(宗教学者)委员会,监督和管理宗教事务。宪法规定,逊尼派的哈乃斐学派教法为国家立法的基础。实行伊斯兰教法,首都喀布尔设有最高伊斯兰法院,各地设有伊斯兰法庭。全国有1.5万多座清真寺,首都喀布尔有150多座大清真寺。全国的毛拉、宗教学者约10多万人,
伊斯兰教有很多分支、教派,每个教派都认为其他教派不应该存在。不同的部落信奉不同的教派,长期不能融合。所以部落混战特别残酷。
经济状况——
阿富汗经济结构,农民不愿意种植粮食,因为多年的战乱,如果自己辛苦去发展农业,指不定就是颗粒无收,所以阿富汗人更喜欢放牧,畜牧业从业人员占据总人口的八成。加上阿富汗原本耕地面积少,造成阿富汗一直连国内粮食供给都保证不了,需要依赖进口。由于严重依赖别国进口小麦,和大米,粮食价格都非常贵,但是羊却很便宜,因为都是自家养的。
民族特征——
阿富汗是部落組合國家。 並沒有很強的民族意識,民众传统保守,所以,举止拘谨。以波斯语为国语的国家。信奉真主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是唯一的主宰,
阿富汗全国就诞生了数以千计的反抗组织,进行“圣战”,捍卫伊斯兰,捍卫阿富汗。众多的“圣战”组织为了获得金主的资助,展开了十分激烈的竞争,手段一个比一个残忍。他们以战为生,以战养战。除了打家劫舍、恐怖袭击外,他们还种植罂粟。
教育水平——
教育事业落后,文盲约占总人口的64.9%, 妇女识字率仅20.1% ,只有不到1/3的适龄儿童上学。约1%人接受高等教育。
阿富汗12年免费教育,但是因国内情况特殊,入学率并不高,只有60%左右。特别是女孩的受教育水平比平均值更低。
历史渊源——
阿富汗那样几乎全境是高山,不同部落、民族、宗教相对比较和平地在阿富汗这块土地上共同生存发展。
有一个悠久的传统:是否改变立场,取决于谁拥有更多的人员和火力,并活到第二天去战斗。有极端宗教民俗的倾向。
地理位置——
国土面积65万平方公里,阿富汗崇山峻岭,平均海拔1000米,高原和山地占了全国的80%,可用的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0%都不到,农牧业人口却占了全国的80%,贫瘠的山地,小块的农田,缺乏水源,交通不好。
全国几乎完全被山地覆盖,人类只能聚居在峡谷,形成村落。村落与村落之间隔着高山,基本上鸡犬不相闻,老死不相往来。20多个少数民族。居民98%信奉伊斯兰教。
风俗习惯——
一般妇女出门要穿罩袍的衣服,从头到脚不见人,只能通过网状的小窗看东西。男士不能穿短裤上街,男性必须留胡子,男女之间的关系也是比较保守的。
忌食猪肉禁酒,常常聚会饮茶沟通人际关系,热情好客,男女不同席,男女客人不能同室而食。喜欢吃牛羊马肉,这里有道特色菜“马肉肠子”。
叼羊是著名的娱乐活动, 反映出这个骑马民族的勇猛剽悍。
阿富汗是个父权至上的国家。根据教义,男人可以娶4个妻子。伊斯兰教义是不允许堕胎,传统的风俗支持童婚近亲结婚,很亲的叔表,舅表兄妹是从小就订过亲的。
二、模型简介(跨文化管理体系模型)
(一)、模型原理
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的综合思维和长期取向的优势,把握全局和发展方向
管理学的: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高端涵盖低端的原理
(二)、模型结构
模型结构:三部分
A、下面部分(横向)内容【跨文化(操作)管理目标】:a.跨文化领导管理、跨文化营销管理、跨文化团队管理、跨文化整合管理、跨文化沟通管理、跨文化冲突管理、跨文化震荡与适应管理、跨文化培训管理、跨文化商务礼仪、跨文化谈判管理、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跨文化国家管理、跨文化的企业文化建设......
B、上面部分(纵向)内容【跨文化的文化管理】:a,管理哲学、思维方式、价值观、宗教信仰.....
C、方形部分(管理道场)内容【文化背景】:a.文化环境、民族特征、风俗习惯、传统文化、民族特征、商业习俗、经济状况、政治体制、教育水平、地理位置、气候变化、历史渊源.....
(三)、模型要素
一)、霍夫施泰德的国家文化差异的五个维度:权力距离、不确定性回避、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化与女性化、长期取向
二)、川普涅尔与特纳的文化七个维度
(1)普遍性与具体性
(2)个人主义与共有主义
(3)中性与情感性
(4)特殊性与扩散性
(5)成就文化与归因文化
(6)时间取向
(7)环境
三)、克拉克洪的六种基本文化尺度:人的本性、人与自的关系、人个与他人的关系、行为的主要方式、对空间的观念、个人的时间观念
四)、罗南与申卡的九类国家或地区群划分
1)远东;2)阿拉伯;3)近东;4)北欧;5)日尔曼;6)英格鲁;7)拉丁欧洲;8)拉丁美洲;9)不归于以上八类的独立型。
如果把这个事件看成是一次管控管理行为,事先用“跨文化管理体系模型”进行识别审视事件然后再行动,或许会规避出现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