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经营是为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而建立契约的过程。民企在经营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关注与员工伙伴的契约关系,与员工建立3层契约关系:1、利益契约,2、梦想契约,3、幸福契约。我在咨询服务中,发现很多员工离开,就是因为跟企业没有契约关系,特别是80-90后大军,这让企业感觉后继无人。究其原因,很多民企在机制上存在6大症结。
症结1,机制与文化取向没有关系
这点尤其严重,很多民企还存在大量的月固定和年固定的薪酬机制,在这种机制下,懒惰,不负责任,不担当会表现的淋漓尽致。民企更多要打破固定制,向绩效制、奖金制、提成制、分红制,这样团队才会把企业当家。
症结2,机制与经营目标没有关系
在运营成本和费用急速增长的环境下,到底发多少工资,人力成本到底占多少,工资如何增长,很多民企无数据也无标准。首要原因在于民企没有目标责任体系,对各业务单元的财务目标,运营与流程目标,客户与市场目标,学习与人才目标都没有要求和设定。导致很多民企的绩效考核都停留在任务型和行为型的考核,也找不出KPI,考核流于形式。于是,很多民企感叹今年工资涨了不少,但业绩没有上升。
症结3,机制与岗位价值没有关系
每个岗位到底给多少工资,岗位之间与岗位之间怎么去平衡,如何保证机制的公平性?民企在分钱的时候更多的要考虑市场因素和个人因素。在民企机制改革中,我们一定要树立三个机制体系:1、给多给少岗位价值说了算,2、加多加少岗位绩效说了算,3、拿多拿少岗位业绩说了算。所以,民企老板和人力资源都得学会岗位价值评估,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的技术。
症结4,机制与岗位特性没有关系
不同的岗位对绩效的要求和考核方式都是不一样的。以研发岗位为例,研发是一件创造类的绩效,研发的机制更多倾向宽松,愉悦,幸福的福利机制,倾向于以市场评价为导向的机制。在我们自己的师资队伍中,我们可以不打卡,不考勤,可以在家办公,但最终以客户满意,客户经济贡献作为考核重点。而很多企业的机制恰恰制约了企业研发。
症结5,机制与管理体系没有关系
我们在设定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福利工资、提成、奖金、分红的工资体系时,不是单凭经验或拍脑袋决定的,各个模块都与管理体系有密切的关系。比如目标管理、精益管理必须跟财务管理结合,才能制定具体量化的目标。比如流程管理必须跟绩效考核结合,才能分析出关键KPI。简单的说,管理体系的细化是机制设定的必经之路,否则机制就会很粗略,难以落地。
症结6,机制与人才发展没有关系
绩效体系与选才体系、培训体系、领导发展体系、任用体系、人才梯队体系都有着紧密关系。绩效体系是企业业务评价的重点,我们只有清晰业务驱动下,才清晰的知道怎么选才,怎么培养人。而当绩效考核业绩指标很难达成的时候,我们也知道该转换为培训体系或者领导发展体系了。人力资源的第二阶段重点就是建立以绩效管理为核心的评价、分配、发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