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树根,曹树根讲师,曹树根联系方式,曹树根培训师-【讲师网】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51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曹树根:测量系统分析(MSA)
2016-01-20 1673
对象
质量经理、质量工程师、SQE、质量体系推行人员、计量人员、检验班长、检验员、实验室人员,关键岗位的测量人员
目的
1.掌握测量系统数据精确性和准确性概念、含义和应用; 2.掌握测量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术语和测量系统变差产生的原因和分类; 3.掌握测量系统分析五性分析的顺序,并对照定义分析每种测量需要分析哪些测量系统的统计特性; 4.学会测量系统能力指数Cg、Cgk的概念和应用时机; 5.学会测量系统偏倚、稳定性、线性、重复性、再现性分析方法,并运用Minitab或者EXCEL量化; 6.学会各类测量系统分析时取样的准则,避免人为干扰取样,造成分析不真实; 7.学会GR&R均值极差法和方差分析法,寻找测量变差来源和比较两种分析方法的优劣点; 8.学会破坏性测量系统分析方法,量化测量系统变差来源,改进破坏性测量系统 9.学会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方法,量化变差来源并提出改进方案; 10.确定测量系统分析的范围、资源、人员需求,合理制订测量系统年度分析计划; 11.完全掌握Mintab软件的用法和各种图形的含义
内容

 MSA培训大纲(2天)

一)MSA培训背景--为什么要参加本次培训

1. 在制造业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经常受到测量系统误差的严重干扰,测量的数据不能有效指导生产的调试和质量改进;

2. 在6sigma改进模式中DMAIC中,在分析问题前必须要进行测量系统分析,为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打下基础;

3. IATF16949:2016的7.1.5.1.1  中在次强调企业要对控制计划中的测量系统分析进行分析,减少使用过程中的误差;

4. 同时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还发布了MSA分析手册,要求在供应链实施测量系统分析;

上面从不同角度突出了测量系统分析的重要性,然而在给企业培训、辅导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业仅能通过一些EXCEL模板对MSA进行填表提交,客户审核时经常发现MSA分析报告中的问题,同时因MSA分析过程中需要对利用一些数据统计知识来对各种测量变差的来源进行分析,学员不能理解测量系统变差的含义和应用统计基础知识,目前很多企业的MSA分析仍停留在表面,同时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还经常遇到一列问题:

1) 质量部门检测的数据经常被生产、研发怀疑是否准确性;

2) 入库前被确认为合格的产品,到出库是重新检测被确认为不合格;

3) 按检测的数据改进制造问题,原则上肯定是向好的方面发展,结果越调越差,技术部门不知道该如何改进;

4) 在公司内部进行了全检,但是到了客户哪里仍被确认不合格;

5) 明明显示在内部检测发现问题已经整改,到客户哪里被确认还是不合格;

6) 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不知道该怎么分析,先分析什么特性,后分析什么特性,发现不符合要求,不知道该如何改进;发现符合要求,但测量的数据和客户差距很

7) 很多公司购买精度度的测量仪器,得到的效果却不明显。

8) 变差到底是产品不合格造成?还是量具产生的,还是人员产生的?大家不知道该怎么办;

9) .....

为帮助企业解决上述问题,区分问题是制造过程变差和还是测量系统变差造成,用最经济的测量系统来实现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我们开发了这门课程,在遇到上述问题时通过分析得出正确的解决方法。

二)课程收益

1. 掌握测量系统数据精确性和准确性概念、含义和应用;

2. 掌握测量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术语和测量系统变差产生的原因和分类;

3. 掌握测量系统分析五性分析的顺序,并对照定义分析每种测量需要分析哪些测量系统的统计特性;

4. 学会测量系统能力指数Cg、Cgk的概念和应用时机;

5. 学会测量系统偏倚、稳定性、线性、重复性、再现性分析方法,并运用Minitab或者EXCEL量化;

6. 学会各类测量系统分析时取样的准则,避免人为干扰取样,造成分析不真实;

7. 学会GR&R均值极差法和方差分析法,寻找测量变差来源和比较两种分析方法的优劣点;

8. 学会破坏性测量系统分析方法,量化测量系统变差来源,改进破坏性测量系统

9. 学会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方法,量化变差来源并提出改进方案;

10. 确定测量系统分析的范围、资源、人员需求,合理制订测量系统年度分析计划;

11. 完全掌握Mintab软件的用法和各种图形的含义;能独立开展MSA分析工作

三、参训人员和培训特色

3.1 培训对象:

质量经理、质量工程师、SQE、质量体系推行人员、计量人员、检验班长、检验员、实验室人员,关键岗位的测量人员。

3.2 培训特色

本课程的培训讲师是美国质量学会6SIGMA黑带大师,MBA学历,曾在世界500强任质量总监,对测量系统分析有着二十年的研究经验,成功的为很多企业解决了测量系统问题,培训中,有着丰富的案例,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有浅入深,以分组和启动学员思考、动手帮助学员解决测量系统分析过程中各种问题。


四、参训人员和培训特色

4.1基础概念篇

4.1.1测量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4.1.2为什么需要MSA

4.1.3测量系统误差的来源

4.1.4测量系统的基本要素

4.1.5测量系统的用途

4.1.6测量系统的组成

4.1.7IATF16949和OEM对MSA的要求

4.1.8第四版变更信息汇总

4.1.9理想的测量系统(案例一和讨论)

4.1.10各检验工序的测量的问题点(案例二和讨论)

4.2 常用统计量和测量系统变差之间的关系

4.2.1测量数据的准确度和精确度

4.2.2常用的统计量--案例

4.2.3测量数据的表现形式

a. 位置、离散程度(案例三)

b. 概率、分布、直方图(案例四)

4.2.4测量系统变差的统计表达方式

4.3 测量相关的基本术语

4.3.1测量相关的术语

4.3.2测量值相关术语

4.3.3校准相关术语

l 准确度和精确度

l 分辨力和有效分辨力定义(案例五)

4.3.4与统计特性相关的术语

a. 偏倚

b. 重复性

c. 再现性

d. 稳定性

e. 线性

f. 测量统计特性案例(案例六)

4.3.5测量系统能力相关术语

a. CG和CGK

b. GR&R%

c. P/T 比率

4.4测量系统变差的解析

4.4.1测量系统的共性和使用前提

a. 数据的真实性

b. 系统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4.4.2测量系统分析的目的

a. 过程变差剖析

b. 测量系统变差对产品决策的影响

c. 测量系统变差对过程决策的影响

d. 测量系统变差的分类和构成

n 位置误差--准确度

u 偏倚

u 稳定性

u 线性

n 宽度误差--精密度

u 重复性

u 再现性

n 测量系统变差分类--练习一

n 随机误差

n 系统误差

n 测量系统变差分类--练习二

4.4.3测量系统变差的分析

4.4.4测量系统研究准备

4.4.5测量系统数据的收集方法

4.4.6计量型测量系统统计特性分析的顺序

4.4.7类型 1 量具研究(cg\cgk)(案例七、练习三)

4.5计量型测量系统统计特性分析

4.5.1偏倚分析

a. 独立样件检验法—案例八和练习四

n 选取一个样本

n 记录数据

n 图形分析

n 统计数据分析

n 结果判定及后续措施

n 独立样本检测法练习七

b. 控制图法—案例和练习

c. 偏倚不合格时的改进思路

4.5.2 稳定性分析方法介绍—案例九和练习五

a. 选取一个样本

b. 记录数据

c. 制作xbar&R图

d. 计算控制限,判图

e. 后续持续描点和记录保存

f. 不稳定时改进思路

4.5.3线性分析方法介绍--案例十和练习六

a. 线性使用指南;

b. 线性分析公式和拉收准则

c. 线性分析步骤

n 取样

n 记录数据

n 计算偏倚和偏倚均值

n 绘制线性图

n 判定接收准则

n 记录保存

d. 线性不合格时改进思路

4.5.4 GR&R的分析方法

a. GR&R研究的准备

b. GR&R研究时的测量方法

c. GR&R研究中的名词

d. GR&R研究时样本的选择

n 样本的选择—产品控制

n 样本的选择—过程控制

e.  测量系统R&R合格判定标准

f. GR&R的均值极差分析方法介绍—案例十一和练习七

n 选取被测对像

n 确定测量人员:

n 确定测量方法

n 数值计算

n 填写报告

n 评定图表和结论

n 不合格时改进思路

n 练习

g. GR&R方差分析法介绍—案例十二和练习八

n 选取被测对像

n 确定测量人员:

n 确定测量方法

n 各变量方差分量计算

n 测量系统变差计算

n 各测量变差贡献量计算

n 分析结果

n 不合格时改进思路

n 练习

4.5.5  破坏性测量系统分析方法介绍--案例十三和练习九

   a.  破坏性测量系统定义

   b.  什么是全套、什么是嵌套

   c.   分析步骤

n 选取被测对像

n 确定测量人员:

n 确定测量方法

n 各变量方差分量计算

n 破坏性测量系统变差计算

n 分析结果

n 不合格时改进思路

n 练习

4.6 计数型测量系统

4.6.1什么是属性变量

4.6.2风险分析方法—基本概念

a. 什么是交叉表

b. 交叉表法—用途

c. 交叉表法—重要概念

d. 什么是Kappa

e. Kappa值的参考意义

4.6.3风险分析方法—基本步骤(案例十四和练习十)

a. 评价人选择

b. 测量对象选择

c. 测量方法

d. 数据表设定

e. 记数型研究数据表

f. 建立评价人之间的交叉表

g. 建立评价人与参考基准之间的交叉表

h. 计数型测量系统有效性评价指标和结论

4.7 MSA 小结、问题回答;



















u 讲师介绍:                                    VDA QMC6.3外审员

中国质协注册6sigam黑带

澳门大学MBA工商管理硕士

曾任世界500强质量总监

国家注册质量工程师

高级培训讲师、顾问师

专注于汽车行业质量管理提升,对IATF16949:2016和

APQP、PPAP、FMEA、SPC、MSA有独特的见解,

培训、辅导过几百家企业IATF16949和五大工具的使用;

长期研究各种质量问题的解决工具;

中国8D培训咨询开创人;

中国谢宁DOE应用落地首位推行者;

精通问题解决工具如CQI-20(EPS)、新旧QC七大手法、谢宁DOE、经典DOE等;

现场问题改善推进专家,运用精益生产工具帮助企业识别生产现场效率低下和制造低成本浪费问题,运用IE七大手法,QC七大手法、防错、5S等对企业现场问题进行系统改进;

精通德国汽车工业学会相关的标准,是大众指定专职VDA6.3、VDA6.5、FORMEL-Q、QPNI、PSB\PSCR,VDA-MLA等课程的培训老师;


u 曹老师在MSA培训、咨询的优势分析:

n 二十多年的MSA的使用、推广经验、累积了丰富的案例;

n 曾任世界500强任质量总监在,在多个集团内推广MSA项目,包括集团内员工的MSA培训,生产线在线MSA软件的使用,打通与MES接口,获取成功的经验,满足企业落地的案例;

n 从事MSA的咨询和辅导有过百家企业,有丰富的培训和辅导案例,下面是主要培训的企业;

n 对Minitab软件在MSA中的应用有深入的研究

n 成功多次组织MSA公开课几十次,获得学员的好评;








序号公司名称培训内容备注1常州福兰达电器有限公司五大手册 2贝特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SPC+MSA 3奇瑞科技供应商年度培训SPC+MSA 4江苏创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IATF16949、五大手册 5安徽春兴集团五大手册 6山东弗瑞泽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五大手册新能源7上海三菱电机有限公司SPC、MSA 8上海傲锐汽车部件有限公司MSA、SPC+IATF16949 9固德威电源科技(广德)有限公司MSA+SPC 10杭州零跑汽车制造中心IATF16949+8D新能源11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SPC\MSA化工行业12成都佰思格科技有限公司SPC/MSA/QC七大手法/PFMEA新能源/化工行业13爱柯迪工程技术有限公司SPC/MSA/QC七大手法/PFMEA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武汉站 wh.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蔡老师 15925605583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