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不少企业的决策者开始挂出意见箱、建议箱或心桥箱等,甚至不惜重奖,希望重新唤起员工的激情,却发现仍是形同虚设,时间一长,几乎无人问津,至多起个投诉箱的作用。此时各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员工缺乏团队合作精神,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真正关心企业的人越来越少,不少优秀人才流失,又并非仅仅因为薪资问题??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其实员工对企业内的很多问题都非常清楚,甚至不缺乏解决的办法,但如何让他们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帮助组织走出困境呢?
教育家威廉·巴特勒·耶特斯曾说:“教育不是装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炬。”如果桶里装的是燃料,那就可以点燃一堆驱散蒙昧、带来理性之光的篝火。
目前一般企业的管理系统,多是层级分明的机械式组织架构,这对确保企业的有序运行至关重要,但过分层级化的组织管理,它的单调重复性和员工在组织内的被动地位,又在压抑着员工创造性的发挥,再者员工岗位流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从而进一步制约了员工的创造本能。为了保证组织的有效运转,并能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需要建立一套柔性的管理系统来弥补,或者增加一个非正式的副管理系统,如同人体具有的两套经络。
介绍推荐“擂台组”活动的优势及操作要点(供人员500—700的企业参考)
这种“擂台组”方式的优点是:
便于问题的解决,这本身是企业的目标之一,而个人也能从喜欢的工作中找到乐趣,从而实现了企业与个人目标的有效统一;
便于自我开发,员工通过自主活动,可以独立思考,也在彼此成长中享受到工作意义和成功的喜悦,这本身就是一种内在的激励;便于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
可以树立企业正气,增进员工之间的感情交流,增强团队合作的气氛;
可有效避免个人建议的片面性、局限性,解决方案可操作性较强;
可以满足员工的精神生活需求,即社交需求(小组活动)→自我提高需求(学习、创新)→自我实现的需求(成果、表彰);
可以培养和训练员工的分析思维能力,掌握分析思维方法,选拔出优秀人才及储备干部。
通过这个活动,不仅能从中发现很多发明创造、小改小革等措施,还有利于个人经验的推广。但同时也要看到,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缺点,例如:
面广,活动庞大,需强有力的班子(委员会)支持;
分散式管理,协调难,组织难;
培训工作量比较大;
易影响正常工作。
组织这种活动需要关注的要点是:
擂台组人员构成最好包括:技术的、决策的、人际关系的三类技能成员;
自愿参与原则,除委员会主任外其余一律自行选举产生,包括各小组长;
为了保证效果,要注重各阶段培训;
为了增强积极性,最好有过程表彰会议;
若企业规模较大,可以先局部试点,然后推广;
妥善解决对群众影响大的组长的归宿问题(可以考虑作为储备干部,进工会或者负责员工生活方面的后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