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30日消息(记者李艳)今年4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根据2015年7月1日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和以前相比,我们现在面临的安全环境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国家安全不仅关系国家的兴亡,还与我们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而且从今天来看国家安全,和普通民众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大。我们在国家安全教育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这方面,国外一些好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安全与安全观,处于动态和发展之中
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将近20年间,我们出国的人数总共大约是20万人次,平均每年出国的人数只有1万左右。现在我国每年出国的人数已经达到1亿多人次。在旧中国,我们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是外敌入侵的问题,包括八国联军、日本侵略我国等等,我们一次又一次被外敌入侵。而在今天,谁还能够打进中国、肢解中国、占领中国?谁也没有这个能力。但我们是否可以说,今天比过去更加安全了?
现在,出现了很多新型的安全形态。比如网络安全问题,能源安全问题。目前我国三分之二的石油依赖进口,这其中又有将近80%的进口是通过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运输过来的。我们现在不得不关注马六甲海峡的安全、亚丁湾的安全。因为这些地区全都涉及到了我们的安全利益。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哪里需要关心马六甲海峡、亚丁湾的事情?因为我们没有多少油轮和货船从那儿经过,而在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再比如,我们现在的生态安全。人们对雾霾问题都非常关心,高度关注生态环境安全,这些也都是新型的安全形态。以前有人认识到吗?没有。以前我们的领导同志都认为烟囱林立、浓烟滚滚是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标志。现在你再看看,烟囱林立、浓烟滚滚的地方,只能表明这个地方的生态环境已经出现了很大问题。
如果仅仅用过去的安全观念、安全内涵,来认识今天的安全,那就完全落伍了。用过去的安全标准来衡量,我们今天很安全;但按照今天的标准,我们存在的问题有很多。
今天的安全观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安全与安全观不是一个永久的、静态的事物,而是动态的发展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它的内涵外延都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