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说命》云: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王忱不艰。
忱是热忱,是激情,是坚韧,是执着,是活力,是信念,是精气神,是百折不挠,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句话是说,知道一个道理不难,做起来有点难,但是一旦有了激情和信念之后,天下几乎没有难做的事。
最朴素的思想成就最成功的人生和最伟大的企业。我认识很多企业家,十年前二十年前几乎一无所有,但是无不刻苦、执着、坚韧,一步步做大,成就今天的事业。
讲一个索尼的故事:二十几年前,索尼创造“Walkman”时,人们对“随身听”还闻所未闻。正因为是发轫者,所以创新程度难上加难。怎么才能听到用户真实的评价呢?索尼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建造了一间玻璃房子,里面摆放着最新的“随身听”,并请来了一批学生到房子里试听。索尼的高层管理者与研发人员一起,透过玻璃细心观察学生使用“随身听”听音乐时的表情,由此来判断产品是否受用户欢迎。
拼了命也要干出用户喜欢的“随身听”!这种拼搏精神激励着索尼人想方设法地创新,“随身听”每推出一款都风靡全球!
但是现在,索尼的“随身听” 已被苹果公司的另一款便携式音乐播放器“ipod”打得落花流水;索尼在当今热门的平板电视市场上的步伐也落后于许多竞争对手!原因是否是索尼缺少了往日“拼了命也要做成”的拼搏精神!
海尔是一家一直“运动着”的企业。无休止的创业、创新、学习、日清、流程再造、1000天再造、PSI、人单合一……换来的是“海尔常变常新”,去年实现营业额1357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白电企业。
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有一个口号:“we can do it(我们肯定能完成它)!”体现的就是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美国珍珠港,震惊世界。第二天,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对日作战,但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反对者的理由是:轰炸机太重,不可能在甲板只有400米长的航空母舰上起飞。这时,罗斯福作出了一个几乎不可能的举动——他咬紧牙关从轮椅上猛地站了起来,发表了为时6分钟的著名演讲:“先生们: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丢掉美国不可战胜的幻想吧!……”后来,扔掉一切不必要物资、只剩燃料和炸弹的轰炸机,反复训练到了只需在航空母舰甲板上滑行300多米就能起飞。
这个故事同样说明:只要想干,就没什么干不了的。干不好,就是因为自己没有丢掉幻想,没有战胜自己,没有非成功不可的“忱”。
今年是辛亥革命胜利一百周年。当年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和他的革命同仁,坚定不移,百折不挠,愈挫愈勇,前赴后继,以满腔的激情、博大的爱国情怀和卓越的拼搏精神,推翻了腐朽的满清王朝,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
再举个长征的例子。红军长征2年,其中368天用于行军,100多天用于战斗,行程25000余里。在行军途中,15个整天在打大决战,平均每天都有1次遭遇战。长征路上,红军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整一天,日平均行75华里。路上共爬过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积雪,渡过24条河流,经过11个省,占领过大小62个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通过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
而长征时红军将领的平均年龄仅25岁。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时,在中将以上的254名将帅中,有222人参加过长征。以长征开始时计算他们的平均年龄,9位元帅为36.5岁,8位大将为31.7岁,48位上将为25.9岁,157位中将为23.8岁。胡耀邦、肖华当时18岁,杨得志24岁,李先念25岁,王震26岁,杨尚昆27岁,罗瑞卿28岁,许世友29岁,陈云29岁……
一群看似平凡的人做了一件不平凡的事。其实这些人是不平凡的,不平凡之处就在于他们是一群高度的有“忱”者。
《尚书》其实阐明了成功的三个要素:知、行、忱。“创业教父”马云有句话:有信心不一定会赢,没有信心一定会输;有行动不一定会成功,没有行动一定会失败。再补充一句:有“忱”不一定会成功,没有“忱”一定会失败。另外,“忱”还得是“恒忱”,因为“一时的激情没用,永远的激情才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