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7日,蒋健才老师应邀于中山大学为芜湖市领导干部讲授“产业集聚与营商环境”。期间,蒋健才老师以华南新材料创新园为例,就产业园区的运营创新展开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讲解,收到学员的高度好评!
五入园体系自提出以来,就备受产业园区关注,因为其系统解决了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创新问题。其具体内涵包括:专家智库入园、人才入园、项目入园、商会行业协会入园和资本入园,故而合称“五入园”。但凡产业园区接触和了解过“五入园”后,都赞赏不已。园区负责人在回顾过去发展历程时,会发现园区每一次的重大战略创新都符合“五入园”理论,而根据“五入园”理论,又会发现园区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发展创新的方向!
一个模范产业园区,在将成功的方法、经验提炼、复制、输出后,却发现并不能使另一个园区获得成功,这是因为还缺少了一环,即提炼之后“升华”,从而将最本质的规律输出出去。成功的模式输出如蜻蜓点水,润物细无声,反之如果痕迹太重,则反而会使受方园区丧失原本该有的特色,成为模仿者,而这不是模式输出的应有之义。路有千条,道只一条,“五入园”正是如此!不同产业园区应用五入园思想,只会走出各具特色的园区发展道路,因地制宜,形成各具差异化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系统、路径和抓手,促使产业园区间的格局,逐渐由同质化竞争转向差异化互补的新格局、新常态。今天,我们选取广东华南新材料创新园为例,看“五入园”是如何提炼升华其成功方法、经验的。
在叙述案例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五入园的来源。2013年,中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质变阶段,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速度开始 滑落,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传统产业要素面临颠覆,大量中小企业因“水土不服”而黯然离场。产业园区,是继中小企业之后的第二受害者,大量中小企业消亡,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局面,使得产业园区也是岌岌可危。当时,产业园区面临五大问题,第一是新的发展环境下,产业园区顶层设计、发展战略要怎么制定,产业园区发展如何适应经济新常态?第二,当人才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时,是人才集聚决定产业集聚还是产业集聚决定人才集聚?用谁来撬动谁?第三,中国制造要升级中国智造,创新是第一要素,同样,产业园区发展离不开创新项目的带动,创新项目怎么来?第四,产业园区需要有资源通道,需要有完整的产业链配套,需要有长效的招商引资机制,需要不断创造增量,转化存量,怎么做?第五,无论是产业园区本身还是园区内企业,资本在发展中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解决产业园区自身的资本问题及园区内企业的资本问题,是实现发展理念到发展现实的最关键环节。
蒋健才教授当时正致力于研究基于未来行业发展趋势的产业经济发展战略课题,并认为产业集群是中国中小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作为产业集群雏形的产业园区,发展状况委实差强人意,在大量走访、调研分析后,于2014年,蒋健才教授正式提出了“五入园”体系,2015年,“五入园”得到资源支撑层面的重大突破,五入园由此诞生!
华南新材料创新园于2013年建成运营,总投资额10亿元人民币,占地160亩,总建筑面积22万㎡。可谓诞生于时代下的“水深火热”之中,在运营之初,就不得不面临新旧产能转换带来的巨大挑战!从2013年到2014年,园区入驻率最高时也仅有30%左右,年营收2500万元。
2015年,所有人都必须收起幻想,不得不承认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市场经济遇上了“新常态”!《中国制造2025》这一年出台,不一味追求速度,努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发展阶段演进,实现中高端水平的发展。
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大势所趋,内外环境交互影响下,产业转型升级已经不是企业发展的选择题!2015同样是凸显产业园区布局大局观、远见观大智慧一年。如何服务园区内企业可持续发展话题开启了新一轮的产业园区运营竞赛,无论是如同华新园这样的新生产业园,还是底蕴深厚的老牌产业园,几乎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这一年,正是华新园崛起,打开发展新天地的一年!
刘崇孝总经理提出了“华新园丁”的角色定位,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的服务理念,在当时园区纷纷拼硬件、拼基建的时候,刘崇孝总经理就开始高度重视和加强园区软实力建设,靠“软实力”拉开差距,这一核心理念,也正是“五入园”的核心宗旨!
同年,刘崇孝总经理正式提出了华新园“平台招商、投资助商、服务留商”的服务模式;“资源整合、腾笼换鸟、精准服务”的经营模式;“十年十园、十年十园长、成为孵化器运营专家”的发展战略。当年,华新园入驻率由2014年的30%迅速提升至50%,而反观同时期绝大多数的产业园,入驻率都呈现下降趋势。如何去提炼华新园这一模式?如果只是表面提炼,则只会令其他园区无所适从!所以,要点在于背后的本质,本质是什么?是专家智库、是商会协会、是项目、是人才、是资本,所以提炼出来就是:“专家智库入园、商会行业协会入园、人才入园、项目入园、资本入园。”
专家智库入园解决了园区及园区企业发展顶层设计问题,商会行业协会是资源和信息的载体,入园解决了园区长效资源流动问题;资本入园为园区和园区企业解决了资本不足问题。而项目入园和人才入园相互关联,其实是园区创新的重要动力来源,是园区创造增量盘活存量的重要抓手,也是园区招商引资的内循环,园区实现腾笼换鸟转型升级的信心来源!
华新园刘崇孝总经理又提出“用创业的心态服务创业,用创新的方法服务创新”;“动车组”的团队理念;明确将“服务输出”作为园区复制的主要方式。提炼出来就是:以项目入园带动人才入园,以人才入园反哺项目入园的战略方针。
到2017年,园区整体入住率达99%,年营收8000万元,被认定成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反观同时期产业园发展情况,颓势尽显,甚至为数不少已经成为了产业空园!
深入贯彻落实以创新求发展的理念,刘崇孝总经理提出了打造“亩产最高”的孵化器(100家高企、100家知识产权贯标企业、100家新四板企业、100场活动);成为区域孵化器运营标杆的目标。到2018年,五入园体系正式进驻华新园3年,华新园入驻率满100%,园区年营收上升至一亿元!又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广东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并荣获第二届中国孵化器TOP评选—粤港澳优秀孵化器!创新活力强劲、前景可期,正走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创新创业园区昂然阔步!
在华新园的成功背后,是“五入园”体系应用的恰到好处,验证了其在新常态下无比的发展活力,为产业园区赋能,使产业园区在困境中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新常态,应对新挑战,积极谋求自身转型升级提供完整的思想、系统、路径和抓手,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同一套理论,走出不同的发展路子,才是“五入园”的强大生命力所在。在华新园总结提炼“五入园”,五入园是这样的:
商协会是资源的载体,华南新材料创新园至今,引入各类型协会近20个,包括:国际科技园协会(IASP) 、广州市制造业协会会员、广东省产业园区商会、广州市黄埔人才创业促进会、广东省行业协会联合会、广州开发区上市企业联合会、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协会、广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广州市黄埔阅读推广志愿者协会、广州市科技孵化器协会、广州市黄埔区总商会(工商联)、广州市产业园区商会、黄埔区开发区产业园区发展协会、广州市科技企业创新协会、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广州市发明技术协会、开发区黄埔区科学技术协会等,园区“商会协会入园”成为了园区内企业获得市场资源、社会资源的重要窗口。各行业协会带给园区及入园企业更多展示、交流、合作的机会,如:
华新园联合广州市产业园区商会承办了“中德新材料产业合作交流座谈会,组织园区8家企业与德国福特新材料研究院院长兼总经理罗伯特·幸格一行进行了技术交流,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与中国旅美科技协会(广州)项目对接会达成合作,作为唯一合作园区,承接中国旅美科技协会(广州)项目对接会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加入国际科技园协会,进一步加强与国际间同行的交流及合作,为“让世界了解中国科技园区,让中国科技园区走向世界”贡献一份力量。
华新园联合广州开发区金融服务中心承办广东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暨首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复赛,搭建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创新创业交流、创业培训等多重服务平台,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提供创新创业的舞台,加强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港澳青年创业者和大学生一行40人来华新园进行实地考察,充分了解广东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并就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人才交流、融入和合作模式进行探讨,为港澳青年来粤创新创业搭建交流、沟通桥梁。
发展的本质是源于智慧的开拓,华新园因地制宜,不遗余力,促进和推动专家智库入园!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园区组建了由不同行业领域专家、成功企业家、天使投资人等构成的创业导师团队。聘请了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志敏、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思模、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等49位创业导师为在园企业提供创业辅导服务,帮助企业全面快速地提升管理和经营水平,规避创业风险,缩短创业周期,实现企业发展壮大。
智库专家们根据企业在创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一对一辅导或针对共性问题开展集体会诊指导。包括:项目申报、资质认定、知识产权申报、财税法律、企业管理、投融资等服务。在此基础上,华新园打造出了创业导师培训服务品牌,包括:
(1)“华新大讲堂”:针对园区企业创始人和高管的创业培训。累计举办24期。
(2)“百变书吧”:针对园区中层开展的系列专题性培训。累计50余场,累计培训人数超6000万人次。
(3)“华新小课堂”:课程主要针对企业新入职及骨干核心团队,内容涵盖“项目管理、法律、财务、情绪管理、急救常识、沟通技巧、中西方艺术欣赏”等,集中培训,帮助员工快速进入职场角色,提升职场技能,2019年共服务164家企业,培养员工210人。
二是精准产学研—高校专家走进园区开展“院校园”产学研服务。园区整合高校、科研院所资源,通过“政策培训+技术路演+线下走访”的方式打造精准产学研服务体系。目前已与省科学院、中大、华工、华农、暨大等超过10家科研机构达成精准高效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形成专家库48人、合作需求库34家企业81项。区持续组织推进“校-院-企”精准产学研对接,提高院校科研效率及加速技术成果产业化。
序号 |
时间 |
主题 |
简介 |
服务人数 |
1 |
2019/1/9 |
华新园-广州大产学研对接会暨合作签约仪式 |
组织3家园区企业参观广州大学实验室、研发中心,与4个科研团队8名专家进行精准产学研对接。双方签署《产学研精准对接框架合作协议》 |
17 |
2 |
2019/5/9 |
华新园-华南理工大学新材料行业产学研对接专场 |
邀请了华南理工大学新材料领域的6个科研团队、15位专家到园区做重点科技成果项目路演,与39家园区企业深入交流,实地对接 |
115 |
3 |
2019/6/4 |
华新园-博士科技集团精准产学研对接 |
邀请到博士科技负责人介绍科技成果转化政策;邀请到华工、广州大学、华农工商学院3所高校的8位生物及环保行业专家,为8家园区企业对接技术、人才资源 |
18 |
4 |
2019/6/25 |
华新园-广东省科学院产学研对接专场 |
邀请广东省科学院10家研究所走进园区,开展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路演,给45家企业带来技术展示与进行技术交流对接 |
98 |
5 |
2019/7/24 |
华新园-广东省科学院材料与加工研究所技术对接 |
组织3家园区企业实地参观省材料所,与5位专家进行技术对接交流 |
13 |
6 |
2019/8/2 |
华新园-广东省石油与精细化工研究所技术对接 |
组织5家园区企业参观省化工学院,与6位专家进行技术对接交流 |
7 |
2019年总计:268人次 |
1、精准定位:在智库专家的指导下,园区实现了精准定位,紧密围绕IAB战略新兴产业,定位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及高端装备制造四大行业。
2、智库把关:由智库专家制定项目入园审核机制,把控项目质量,从而设立了一整套规范化的科技孵化管理制度,包括六大制度和15项程序文件,从科技项目引入落户、培养孵化、人才孵化等内容切入,为科技项目和创业人才提供全周期创新创业孵化服务。
3、转型升级:通过持续实施产业“腾笼换鸟”—即主动淘汰落后产业,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高端人才引入,打造高端产业生态圈。
透过项目入园,全面激活了园区创新积极性,并带动了大量的高端人才、创新人才入驻产业园区。
(1)创新氛围浓厚。园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入驻企业约70%,现园区专利申请量超530件/年。园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总量连续三年在区域国家级专业型孵化器排名第一。
(2)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园区累计引入高层次海外归国创业人才超50人,其中千人计划专家25人。
(3)高速增长的潜力企业涌现。园区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22家、新四板挂牌企业78家、知识产权贯标企业64家,瞪羚企业7家,已上市企业3家。
(4)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突出。园区企业2018年总销售收入超过40亿元,直接创造就业岗位超过5500个。
新时期的竞争,最终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尤其是高端人才、创新人才的争夺,所提炼后即为“人才入园”。华南新材料创新园的做法是这样做的:一是打造“社区+商务+产业”的一体化、完善的创新创业硬件配套。产业配套:办公室、实验室、国家技术检测服务平台、设备共享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投融资路演平台、政策推送平台等。商务配套包括:会议室、路演室等。社区配套:篮球场、图书馆、健身房、心里咨询室等,为人才入园创造硬件条件。
二是“服务留商”,留住优秀的创业者。建立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导向的激励机制。①完善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制定服务制度和工作方案,开展免费培训、集体贯标、质押融资工程、高价值专利培育等。有效推动人才的发明创造积极性。②完善的产学研服务体系。搜集和整理企业人才、技术需求,定期开展产学研路演对接。联合科协及高效开展培育“青年托举人才”工程、“EDP”众创班等,有效促进人才和技术的协同创新。③完善的人才培训服务体系。通过线上线下的各类品牌活动(包括华新小课堂、大讲堂、百变书吧等),持续开展免费的人才培训服务。④完善的投融资服务体系。自建创业基金+整合百家金融风投机构,通过推进集体贷款、集体路演等服务,有效助推人才科技金融服务。
三是帮助企业吸引人才。华打造线上线下的人才招聘服务体系。线上与知名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前程无忧合作创建人才引进服务平台,在微信创建园区特色招聘平台(招贤令);线下与中大、华南理工等知名高校合作(华招会)引进高校优秀人才,同时,园区定时举办集体招聘会,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方式为园区企业引入人才达2000多人。
四是服务园区企业的员工(科技工作者和员工)。在园区设立园区联合工会、园区科协等组织,为园区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和高端人才提供人才的技术交流、技能培训、职称评定、人才落户、交友交流平台。
通过完善的人才服务体系,累计引入高层次海外归国创业人才超50人,国家省市区各级认定人才65人,其中千人计划专家25人。园区从事研发工作的科技人员比例超园区总人数的30%,各类科技工作者2500人。
资本是企业发展的血液,更是创新创业型项目的骨髓!华新园通过“集团创投孵化+科技路演(线上线下同步)+集体贷款+集体挂牌新四板+外部基金创投”的方式打造综合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有效推进中小微企业的投融资服务。一是集团创投,一是集团创投:园区成立500万元孵化资金,与诚信创投共同设立3000万元孵化资金,自有孵化资金累计投资在孵企业22家,投资总额共计1513.93万元。二是定期科技路演,合作引入“燧石星火APP”,为园企提供常态化路演,累计组织18场,促成园企股权融资超3亿。三是集体贷款组织平台企业集体贷款,联合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平台企业进行集体贷款服务,降低融资成本,已促成银行贷款超3亿,其中2018年园区组织集体贷款,促进30家在园企业获得中国银行科技信用贷款6950万元。四是集体新四板挂牌:与广东股交中心合作,垫资集中采购新四板挂牌服务,累计辅导80家园区企业集体挂牌新四板。五是外部基金创投。园区累计与超过100家风投基金(科金控股、凯德控股、力华投资等)建立合作关系,通过项目推送、定期路演、大赛辅导等方式,为引入外部风投基金投资园区企业。
“五入园”不但搭建起了华新园独有的高端现代服务体系,并且透过这一高端现代服务体系,实现了对园区内企业良好的孵化和加速,真正在园区与企业的发展命运联系在一起,园区推动企业发展,企业反哺园区发展的良性循环。例如:
希森美克于2014年4月份入驻华新园,一直致力于快速将国外先进的涂层技术、行业应用经验引进中国,并进行本土化生产。公司业务范围已覆盖军工、高铁、汽车、地贴 、电器、白色家电、厨房用具、医疗、包装、纺织品、建筑、家具、市政工程等10余个领域。目前已成功完成多项产品配方开发和还原项目,协助多家不同行业标杆企业(包括华帝、美的、华为、方太等)成功开发专属产品项目数十项,申请及授权专利25项。拥有包括纳米涂层技术创新、超疏水超疏油纳米涂层技术、超硬耐磨易清洁抗指纹纳米涂层技术、特殊功能纳米涂层等5项核心技术,并拥有3个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
公司现已成功发展为化工行业中一家具有权威开发、生产特种涂层的高科技创新性企业,成功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并成功认定为广州市企业研发开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广东省军民融合双创大赛的一等奖,并2次获得中国双创大赛的国赛优胜奖。自入驻以来,园区充分发挥“五入园”高端现代服务体系作用,加速企业发展的同时确保可持续发展:
1、给资金。园区投资400万,作为希森美克的研发启动资金。
2、给专家辅导。由园区出资,资助包括创始人蒋卫中在内的8位创业者参加华工EDP众创先锋班,并通过园区多层次培训体系,迅速提高其管理运营水平和团队的各项专业知识技能。并为希森美克参加中国双创大赛提供培训、提供辅导专家。促成其获得中国双创大赛国赛优胜奖、广东省军民融合一等奖。辅导希森美克2017年成功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企业知识产权贯标认证;以及广州市研发机构建设。
3、给产业链配套,在园区引荐下,与园区企业最氧环保公司成为合作伙伴,两家公司进行技术结合共同拓展市场,开发了车内空气净化解决方案。对接政府和外部资源。组织起参加海外技术交流行:赴日本学习精益生产管理和德国工业设计;赴德国德国智能制造。
希森美克入驻园区至今,办公场地从150㎡扩租至1800㎡,销售额从2014年的零增至2019年的2600万;估值从原来4000万增至2亿元,企业发展迅速。
广州小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2月 ,是一家专注于水处理药剂一站式供应平台的科技型创新服务企业。从企业2016年5月入驻园区至今,园区充分发挥“五入园”高端现代服务体系作用,加速企业发展的同时确保可持续发展:
给项目:园区与金发科技共建的“华新园-金发科技技术合作公共服务平台”,为初创期的小众环保提供了便捷及时、精确全面的样品分析等服务20余次,助力企业技术研发。
给产业链配套,在园区引荐下,与园区企业广州桑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合作伙伴,两家公司进行技术结合共同拓展市场,为大客户提供多渠道废水解决方案;通过园区承办的第八届“海外专家南粤行”及“广州开发区独联体新材料技术项目推介会”活动,与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创新中心和乌拉尔分院环保技术专家达成合作,并进行了持续的合作跟进。
给专家辅导,由园区出资,资助包括小众环保总经理叶涛在内的8位创业者参加华工EDP众创先锋班,并通过园区多层次培训体系,迅速提高其管理运营水平和团队的各项专业知识技能;在园区的推荐及辅导下,小众环保参加了2018年首届绿色经济(广东)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二届绿色广州·环保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三等奖。2019年参加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广州赛区)暨第四届羊城“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获得新能源与节能环保行业三等奖。
小众环保入驻园区至今,办公场地从40㎡扩租至339㎡,销售额从2017年的785万增至2018年的1350万,企业发展迅速。
广州最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2月,是一家致力于全球市场,集可降解循环原生态环保涂料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从企业2016年1月入驻至今,园区为其提供的服务有:
给产业链配套
通过园区的“BOSS下午茶”、华交会、技术交流行等系列活动,帮助最氧环保在园区内部开发客户及合作伙伴超过10家,包括:希森美克、凯吉斯、仕伯特等;
给专家辅导
在华新园的牵线下,2018年最氧环保结识了以色列希伯莱大学益生菌抑菌技术研发人艾顿·巴博士,艾顿·巴博士研发的益生菌抑菌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益生菌平衡抑菌技术,就该技术双方达成合作,解决了最氧环保在生产晨检水的过程中菌种选择技术上的难题。园区协助企业申请发明专利1个,实用新型6个,2017年成功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企业知识产权贯标认证。
在园区引荐下企业参加2018年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通过园区在PPT制作、路演及答辩技巧上的辅导,最氧环保最终获得节能与环保行业市赛第二名,省赛第四名,国赛优胜奖。
通过华新园开展的系列产学研精准对接活动上,最氧环保对接了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何慧教授,双方就联合开发贝壳粉生产其他产品、植物纤维材料新项目及联合申报绿色认证循环经济发展专项等达成合作意向,项目持续跟进中。
广州众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打印耗材芯片的开发和设计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IOT物联网领域及智能硬件领域,从2015年6月入驻至今,现已获得知识产权贯标认证、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多项荣誉,5个系列芯片产品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1项科学技术成果证书。园区为其提供的服务有:
给专家辅导
提供创业辅导服务,辅导其参加2018年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广州赛区)暨第三届羊城“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得成长组电子信息行业决赛获第12名。此外,辅导其申报2018年度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并已成功认定。2019年认定为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给资金
提供投融资服务,为其对接广州凯得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广州诚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及广州信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多家投资机构,并于2018年底获得广州信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500万元的投资。
给产业链配套
对接专利服务机构,为其提供科技企业高价值专利挖掘与质量提升技巧培训,并辅导其成功申请21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2项。
2018年公司扩建2256.83m2, 销售额7208.35 万元,企业发展登上新台阶。
相信通过上面的分析解读,研读的读者对“五入园”有了初步的概念。事实胜于雄辩,最后是对“五入园”体系系统而简要的解读,期待成为你发展道路上的一阵东风!走出独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核心能力:
1.商协会入园。将符合产业园定位的行业协会、区域协会,整合并导入产业园区提供服务。向产业园区输出资源,包括:行业资源、产业上下游链条资源、需求解决方案等。通过集约合作、创新激发、成果扩散、需求导向、集中服务、下游链条完备等标准打造商协会价值转化的产业集群。
2.专家(智库)入园。网罗各领域的智库机构、专家,科学地组织与计划,导入智慧服务。包括:专家咨询与指导、专业智库机构服务、成果转化等。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顶层设计,路径选择,跨界整合的规划与咨询指导;并对执行层进行辅导纠偏,最终搭建起合理的、运行良好的产业园区生态圈。
3.项目入园。坚持“腾笼换鸟”招商策略,遴选与孵化优质项目,输送向各个合适的孵载体空间,包括:初创类项目、高成长性项目、加速项目。实现项目的精准孵化,通过园区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集群化发展,梳理、完善、优化产业链条,打造了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链上下游生态链。
4.人才入园。为园区企业快速、低成本的匹配合适人才,形成人才持续培养和配套服务机制。具体包括:搭建线上线下人才服务平台,帮企业引入人才;按需定制化开展人才培养服务,帮企业培育人才;针对性开展人才生活配套服务,帮企业留住人才等。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5.资本入园。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建成金融超市,进入产业园区,提供服务。向产业园区输出资本,包括:金融产品、金融服务、资本投资等。以系统化运作,破除金融与产业融合程度偏低的制约,建立互信机制,从而实现产融一体化的目标。
最后,蒋健才老师告诫各位产业园区的运营者,模式输出不是经验输出,借鉴于人不是照搬照套,园区发展创新需要深耕细作,不是表面目标、表面宣传、表面战略,由思想理论开始,到完善体系、具体路径、短期抓手一个不能少,并要狠抓执行力!
蒋健才老师专注产业经济(产业园、开发区)研究与实践十余年,曾为数十家各类大中小开发区、产业园、创意园、孵化器等提供咨询规划服务,广受好评!被称为既具理论高度、又具实战深度的产业经济(产业园、开发区)发展创新智库专家。
蒋健才老师现任:广东省华商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广东省社会政策研究会趋势预测专家;广东省金融创新研究会趋势预测专家;珠三角湾区国际创新联盟智库首批专家;广州欧哥马战略咨询研究所所长;广东省自然医学研究会高级顾问等。
蒋健才老师于2014年成书出版《远见,行业大预测》、2016年 6月出版《布局,一带一路下的区域产业经济路线图》
蒋健才老师独创中国平衡分析法,以远见导航、平衡掌舵、创新扬帆三大理论精髓,把脉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多年来,服务于政、企事业单位,成绩卓著!在《远见》上《布局》,在《布局》中《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