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达国家主权债收益率纷纷跌入负值之际,全球投资者掀起了追捧公司债的浪潮,中国也不例外。追逐高收益的中国投资者早就把4月债市的动荡抛到了脑后,对境内市场垃圾债的需求推动借入成本触及逾两年低点。
中国债券信息网数据显示,在中国被视为垃圾级的评级为AA-的7年期公司债较同期限国债收益率溢价341个基点,创下2013年12月以来最低水平,本月内下滑22个基点,为2015年5月以来最大降幅。
在公司债收益率创下阶段性新低之际,中国债市违约数量却在迅猛攀升。今年以来,境内公开发行的债券已有17支违约,远超2015年全年7支的违约数量。
平安证券预测,银行理财产品委外资金规模可能从去年底的2万亿元增长到今年底的5万亿元。
这种局面短期内可能仍将持续。穆迪周一称,转向被动型投资不是暂时性的。资产管理机构转向被动型投资的过程中将面临更多痛楚。
中国投资者无视高违约率而狂奔向公司债,只是全球投资者疯狂追逐高收益的其中一角。美国同样如此。数据供应商Lipper表示,本月第一周,买入风险较大企业债的共同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出现18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入,逆转了此前三周的资金净流出。
从整个新兴市场债市来看,大批资金正加速涌入。华尔街见闻今晨提及,美银美林称,截至7月20日当周,新兴市场债券基金的资金净流入触及史无前例的高水平,达到49亿美元。这比两周前录得的纪录高点整整高出了10多亿美元。
不过,垃圾债市场已被警告存在风险。
英国《金融时报》曾在本月初的报道中援引IMF数据称,中国有大约1.3万亿美元的公司债“面临变成坏账的风险”。这类债务变成坏账的潜在损失,可能会达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约7%。
更大的风险在于:在中国公司债违约数量猛增之际,国内信用评级机构却对债市的描述是一切正常。截止7月1日,万得资讯汇编的数据显示,中国10家主要评级机构对所有未偿的已评级公开发行债券中的99.5%给予了投资级评级。
国内评级机构对公司债给出的评级也与标普、穆迪和惠誉等海外评级机构大行径庭。接受了国内评级机构最高级AAA评级的474只债券中,有一些被海外评级机构给予“垃圾级”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