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列图的构成及作用是什么?
排列图是由两个纵坐标(频数、频率%)、一个横坐标(项目)、几个按高低顺序依次排列的长方形和一条累积百分数折线组成的图。
排列图法的主要用途有以下三点:
(1)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影响产品(或工程)质量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而解决矛盾的有效方法是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因此,我们可以用排列图法来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矛盾和主要因素。
(2)用于改进工作质量。后勤工作、节约问题、安全问题、人事工作等,都可以用排列图找出影响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以利于提高工作质量。
(3)采取措施后是否有效果,可以用排列图,前后对比来检查。
↘如何制作排列图?
(1)确定所作排列图的分类。如事故分类排列图、产品缺陷排列图等。
(2)收集一定期间的数据,并按项目(因素)分类。
(3)统计各个项目的频数,计算其频率和累计频率,并整理列出统计表。
(4)根据各项目频数和累计频数作图。作图时,要先按一定比例在左、右两坐标轴上画出频数和累计频率;再把影响质量的各因素,按影响程度大小和顺序自左向右排列,在纵坐标轴上画出,并以直方形表示对应的频数,再按频率坐标在横坐标相应的位置,标出每个因素累计频率(百分数)点;最后由左边的原点起始把各点连接起来,就作出了巴雷特曲线。
作排列图应注意:
(1)A类项目以一至两个为宜,总项目多时也不能超过三个。
(2)当项目教多时可以把频数少的项目合并成“其他”一项,排在最后。
(3)如画出的排列图各项频数相差很小,主次问题不突出时,应考虑更改分类项目,然后重新画图。
(4)主要问题可考虑进一步分层作排列图。在采取措施后,为了检查效果,过一段时间还要作一张排列图进行比较。
(5)注意检查图形是否完整。常见易遗漏的问题有:直方图上未标出频数、总数未标出、折现不联结、图形名称未写等。
↘应用排列图法应注意哪些事项?
应用排列图法应注意以下事项:
(1)一般地说,主要因素只能三个以下,如果多了要考虑重新再分类。否则,就会失去找主要因素的意义。
(2)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用不良品(因素)的损失金额来代替不良品(因素)数目。特别是当各种次品或缺陷的损失金额不一样时,频数用金额来表示,才能找出真正主要的经济损失原因。
(3)在通常情况下,一般可以把各种因素分为A、B、C三类。A类因素累计百分数在60%~80%,是主要因素;累计百分数80%~90%的为B类,是次要因素;90%~100%的为C类,是一般因素。
(4)对一个问题可以进行分层处理。分层应根据目的来决定,分层的项目不是从表面现象上分,而应尽可能根据原因来分层(如按工艺、材料、环境、设备、操作者影响因素分)。因为只有找出原因所在,才能对症下药。
(5)收集的数据所延续的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因为时间过长,生产过程发生变动,会影响数据的代表性。
(6)不太重要的项目太多时,横坐标会变得很长,作图时可以把这些项目列入“其他”栏内,排在最后(最右边)。
(7)过一段时间应重新绘制排列图,并进行前后比较,以便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