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我为一家港资制衣集团的管理人员做《TTT表达训练》,由于参加人员由港方董事带领的来自盐田厂的管理人员,和来自观澜另外两个厂的大陆管理人员,以及部分大陆背景的内部培训师三部分人马组成,培训目标和需求有所不同。要求既照顾港方管理人员提高公众表达技巧的培训需求,也要通过训练提升内部培训师的授课技巧。在理解了客户的需求后,我把内训师授课表达技巧作为课程的主体框架,在多个演练环节安排了与管理者在工作实际场景相结合的练习材料,很好地满足了客户几个方面的需求。香港背景的管理人员比较感性,有香港人务实参与的特征;大陆管理者和内训师年轻活跃,参与的欲望也特别强。这是我在制造型企业培训实践中遇到的最活跃的一批人,两天培训展现出来的成果令我非常惊喜,也令客户非常满意。两天中完成了四个部分的内容:口语表达和非口语表达技巧、压力处理与现场实施、培训师8种典教法运用、麦肯锡内容呈现逻辑框架。其间安排了多轮次讨论、演练,让学员在两天里直观地看到了自己内容组织、表达呈现、思辩能力的快速提升,令他们持续积极的投入和收获喜悦。在学习游戏教学法的时候,我安排了一个并不复杂的团队绩效游戏,简单的游戏不仅是培训现场的活跃剂,更主要的是在欢笑中大家发现了团队绩效与个人表现之间明朗的关系,发现了目标与规则制定、行动与考核检测、团队思维与自我中心等要素在小小游戏中的作用,当大家用友善的笑声指出团队中的“东郭先生”的时候,大家对团队建设与组织绩效的理解立即更加清晰了。在案例教学法应用环节,我安排了一场小型辩论会,学员就我给出的关于“是否应该给他一次机会”的主题和资料,组织了高效率的脑力激荡讨论会,组成正反两方辩论阵营,临时观察组根据辩论双方的陈述,呈现他们的观察心得;临时董事会根据辩手提供的观点和依据,作出最大化符合企业持续发展和体现人本精神的裁决。这个环节的安排是在培训实施的前一天,根据客户反馈的意见,我临时撤换了原来角色扮演教学法中关于营业厅客户投诉处理的资料,临时更换上符合制造型企业需要的案例资料。完成培训后,学员告诉我,这个辩论环节不仅内容上具有应用层面的普遍意义,而且方法上对提升大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