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机制因素
一 缺乏成本约束激励机制及合理薪酬体系
任何一个想长久发展的企业都必须建立自己的有效激励机制,企业的成败与企业的激励机制往往是密不可分的。这不仅是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剧的中心环节之一,也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迫切需要。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符合自身要求的激励机制。如何运用好激励机制是每个企业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企业不能严格执行成本管理制度,而且缺乏应有的成本管理的内部牵制制度。管理者可以任意接触修改成本资料粉饰会计报表,这种做法不仅使企业无法获得准确的成本资料进行管理,而且会破坏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同时,对成本管理较好、经济效益有所提高的企业缺乏激励机制,去调动管理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企业没有完善公开公平的合理的薪酬体系,很难让员工产生归属感,薪酬的保密制度,绩效没有明确标准,会让管理更随意化。薪酬最应该是激励员工的第一手段,可是企业却把薪酬遮遮掩掩,偷偷摸摸的弄,没有公平公正公开,哪来的激励作用。公平了才能理解没有抱怨;公正的才会接受,没有抵抗;公开了才有比较,才会竞争;竞争了才有主动性,才有动力。
没有约束就没有效果,光有约束没有动力。所以成本不是控制出来的是激励出来的。
没有约束就不会有规范,不会有行动,就不产生结果。员工不会去做你想他做的事,只会做你要他做的事。
没有激励成本控制就成了为老板赚钱,不管我的事。既然不管我的事我为什么要去做,就算是不得不起做也只为完成任务敷衍过关。也不会达到想要的效果。
那么就需要合理平衡的激励和约束制度去推行成本的控制。
二 成本预测与预算制度不完善
1.缺乏准确的成本预测
生产企业一般采取以销定产的方法,有些企业销售部门对于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后,没有对产品的销售方向进行准确的定位,或者是虽然对企业未来的产品销售方向进行了准确的定位,却没有合理地预测其市场需求量,从而使得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没有销路。有些企业对市场需求量进行的预测错误,使得产品过量生产而造成产品积压,导致企业的各项成本费用增加,甚至造成企业资金周转不灵的后果,给企业增加财务负担。
2.成本预算不合理
各企业应当对于其当期投入到产品生产的各项材料费用等进行预算。但是往往它们计算出的结果不可行或者与生产相脱节。对领用材料、人工、费用等的计算没有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预算,不符合现在经济社会对于企业成本水平的要求。使得其成本控制松弛,预算约束弱化,损失浪费惊人。
三 缺乏统计核算机制,信息失真严重
成本管理基础薄弱
l 各项定额管理、原始记录还不健全;
l 计量基础工作不到位,水、电、汽等“跑、冒、滴、漏”的现象还很严重;
l 生产用料大手大脚;
l 在原材料、物资采购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质量及浪费问题;
物资采购中“暗箱”操作现象严重,采购成本居高不下。公司大多有几十个产品,主推效益好的产品,有的产品效益低或没有效益会侵蚀高收益的产品的利润。存在赤字产品,影响企业的产品政策,使得公司利润减少,生产成本增加,同时存在呆滞库存品,还有不合格产品。
在我国,有相当多的企业存在着成本信息不真实的情况,并且这种情况日益严重。成本信息失真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一是成本核算仅注重于材料、人工、制造费用,而忽视了现代企业日趋增大的产品研究开发、中间试验和小批试制及售后服务上的投入,使产品的相关成本内容不全,不能正确评价产品在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经济效益。二是核算方法不当造成失真。三是为达到某一目的人为调节成本数字,造成潜亏严重,企业虚盈实亏。在我国,一些企业由于成本管理上不去,而为了实现不当目标或利益,便不惜对外披露虚假成本信息。
部分企业管理者因谋取私利或小团体利益等不良利益动机驱动,任意调整或编造成本资料,造成成本信息失真日趋严重。
四、 教育培养机制
有教才有感化,有育才有生命,有培才能成长,有养就能茂盛。
没有教育的机制怎么能有企业全民成本控制的意识,怎么能让成本控制的意识从萌芽,成长到茂盛,到星火燎原的遍布企业每个员工心理。没有全员的激情参与,成本控制终将会是走个过程,搞个形式,贴几张标语。。。
要培育员工的成本意识,培养员工的竞争紧迫感,让员工感受企业的成本压力。让员工明白成本控制的不要性。从而在推行的过程中,让员工在工作中成就,让他觉得他的工作的意义,他存在的意义。在节约成本的同时打造企业文化。这些都必须考教育考培养。
五、显性制度和隐性制度并存
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随着社会体制的转换,社会力量也趋于分化和多元化,由原有的制度体系所规范和整合的社会行动领域也随之解组,结果是大量失范行为的出现和社会整合度的降低,加剧了处于变迁中人们的困惑、迷茫。国家在这一过程中一直试图通过体制转换和建立法律秩序为社会提供新的游戏规则,以此来对社会行动领域加以重新规范、整合。然而,制度建设及其规范的效力远远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普遍性的社会秩序仍付之缺如。显然,社会的制度推进并非只是人为地制定一些规则,制度的有效运作离不开社会互动和社会利益的平衡,离不开社会行动主体的认同和遵从。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导致这一现象的不仅是制度的缺失和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多重秩序(旧制度因素的延续和新制度规范并存)的冲突所引发的无序。国家在将这些体现一定价值观的规则向行动领域进行制度推进时,由于社会力量的分化、社会新利益主体的生成,遇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和阻力:在中国社会转型中实际上出现了双重制度化倾向,即显性的制度化和隐性的制度化,正是两者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目前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分配的格局。
受社会制度变革的大环境影响,企业新旧制度转换中形成的不足和漏洞,也让人性贪婪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促使机会主义者跟随变革的制度完善的过程,也形成了隐性秩序。隐性制度跟显性制度并存,让收集的数据失真,让执行的力度打折,最终影响了成本控制的力度和深度。
语录:
1、 没有约束就没有效果,光有约束没有动力。
2、 工资拿的好就是最好的激励
3、 薪酬保密制度只能增加制度的随意性,制造猜忌和不满,公开公平公正的薪酬体系更能让员工受到激励。
4、 成本不是控制出来的是激励出来的。
5、 没有激励成本控制就成了为老板赚钱,不管我的事。既然不管我的事我为什么要去做。
6、 有教才有感化,有育才有生命,有培才能成长,有养就能茂盛。
7、 要培育员工的成本意识,培养员工的竞争紧迫感,让员工感受企业的成本压力。让员工明白成本控制的不要性。
8、 让员工在工作中成就,让他觉得他的工作的意义,他存在的意义。在节约成本的同时打造企业文化。这些都必须考教育考培养。
9、 制度不是老板或领导想要什么就怎么订的,一切不以方便员工给公司创造价值为出发点的制度,都不是合理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