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在企业主的修养中,更象是众多品质中的基石。我们做任何事,都无法回避和人打交道,企业管理更是如此。管理企业,实质就是在管人。而胸怀意味着沟通,意味着尊重,意味着你能理解并能充分的包容与你的个性行为可能完全不同的人。
我是个“信命”的人。所谓的信命,是指承认:人和人之间,确实有着天生的差别。比如生在小山沟和生在大城市,就有着不同的命;乞丐的儿子和总统的儿子,刚一落地,就有着天壤之别;不同的血型,给了我们不同的个性。我之所以“信命”,道理很简单:我们无法选择父母。
我又是个“信运”的人。所谓的信运,是指相信:人的许多的个性和行为,都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能够改变的,或者说,可以通过环境和反思,而“训练”出来的。之所以谈到信命信运,是告诉自己:我们没有资格,去强求别人和自己一致。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大原则下,尽量的去包容他人。
胸怀就是包容,包容意味着合作,而合作意味着更多的机会。
多疑,是胸怀的大敌。多疑本身是人的本性之一,我们不该给予过多的谴责。问题在于,我们在多疑时,还有着很多的解决办法,比如,尽量往好处想,或是把事情先放一放,再或者,主动的找找所谓的证据。关键是我们自己的心态。我常常感慨于那些面对棘手的问题,而能理智平静、胸有成竹的姿态。
民营企业主的生活方式,不健康或者说处在“亚健康”状态。本来,生活方式纯粹是个人的选择,没有必要对其褒贬,然而,正是他们生活方式的好恶,直接的影响着企业的前途命运。
大部分民营企业主平均每天的时间安排,大致是:三分之一用于企业日常管理;三分之一用于企业外部的业务管理;三分之一用于各种说不清的应酬(俗称“三陪”)。按每天从早到晚的“流程”,大概是:大约在九点半前后到公司,处理各种诸如报销会议之类事务;下午到外边走走;五点后,就是吃饭、喝酒、唱歌、桑拿之类的“三陪”活动了。
这种表面看起来,似乎是正常的、无可厚非的、甚至是有些迫不得已的生活方式和节奏,却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尤其是企业的战略决策,有着具大的破坏力。
其一,当你习惯并依赖于这种生活方式,并由此享受此种方式给你带来的企业利润时,你会忽略甚至忘记掉企业经营的本质,即:企业的利润,是由企业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产生的。于是,你忘记了企业发展战略,忘记了该凭自身的实力来获利润!你在一个狭小的地域环境里,享受着你的如鱼得水,享受着由此带来的暴利。你已经完全习惯并依赖于这种方式了,你不但是忘记了企业经营的本质,事实上,时间长了,你确实已经望了如何管理企业。
假如这种方式能够长期的保持,并不断的给你带来利润,本也无可非议。问题在于,这种方式极其脆弱,脆弱稍有风吹草动,你也跟着崩溃了。记得万科的王石说过:“企业在非正常状况下,所得的利润,怎么得到的,还要怎么吐出来。”
其二,它所带来的破坏还不只如此。事实上,你将由此变为陈旧知识的拥有者,成为井底之蛙的人,你会严重的忽略亲情和友情,那是人生的乐趣,但你已不会享受了。你的身体也会严重的损坏。更可怕的是,你一旦习惯了,你几乎不会也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其三,中国无市场经济的历史,自然也无企业家的历史,大家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原始资本积累时,大家都如小树苗,问题在于,有人很清醒,把这种不健康方式仅仅当作一种外在应付的方式,并有着极强的理智和控制力,如狐狸般,看准时机,立即摆脱,进入新境界。而你却已往把它当成你的生活方式,并已习了。
于是,在小树幼稚时,大家没什么区别。待时光流逝,区别就显现出来了:大多数的树苗死去了,一部分的树苗长歪了,只有极少数的树苗,能够笔直的生长,并最终长成参天大树!中国的民营企业多为短命,大致是三五年一个轮回!其中,就与许多的企业主们胸无大志、不再学习,陶醉并习惯于所谓的大款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关系。
难道真的是环境所致而迫不得。其实,这是借口,绝对是借口,就像戒烟之人,会给自己找出很多借口一样。你已习惯于前呼后拥、一掷千金的潇洒生活了,你不愿也不想改。